医院手术室设计建设原理和趋势
手术室设计建设的目的 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应该满足下述要求: ① 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 ② 要求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创伤感染。 ③ 要求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 手术室设计建设的基本条件 ① 合理的平面设计是手术室设计的前提。在建筑上,手术部作为医院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术部的配置、层高、柱间距离、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等,将会对整体医院设计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为手术室留下足够大的可发展空间。在医学上我们通过合理的流向设计和平面布局设计来防止医院内的交差感染。 ② 功能上充分考虑到其一般性和特殊功能。如BCR、术中放疗、当日手术等。 ③ 软件设计上,对手术室的自动化控制、运行管理系统、手术室的安排、物品的管理系统、物流系统等等的构筑和设计,将会在整体上对手术室的日常运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证。 ④ 中心手术室必须可持续性发展。 手术室设计建设的要点 ① 手术室在医院中的位置。它与中心供应室、外科病房、集中治疗室、急诊、临床检验室、病理科、放射科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② 洁净区域的划分。在平面上根据其功能要求,大致可分成高度洁净区域、洁净区、亚洁净区和非洁净区。 ③ 维持洁净度。出入口的管理。低洁净区和高洁净区的划分。空调系统的建立。 ④ 防止交差感染的策略。 ⑤ 换床方式的选择。 ⑥ 平面流向设计。 手术室的位置和面积 1. 医院内的手术部的位置和所占面积 手术部应该防止手术感染,院内感染和维持清洁的环境为目的,其次必须以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为考量来决定手术部的位置。的方案是利用整个层面或外科病房的端部。尽可能与中心材料供应室、集中诊疗室、特殊放射科治疗室同一层面或设置专用的电梯来与这些部门连结。 根据资料统计指出,在医院全体面积中,手术部面积所占的比例,除了150个床位以下的医院,几乎都有4%左右。有4.5%的话则会感到比较宽畅。 2. 手术室的数量 ① 每100个病床设计2个手术室的判断标准似乎最为普遍。 ② 日本的小林氏指出使用这样的公式: 1)一般情况下的手术室 手术室的数量=床位数/100×(1.5~1.8) 2)特殊的、需要大量手术室的时候: 手术室的数量=床位数/100×(1.9~2.4) ③ 更详细的算法: 手术室的数量=B×365/T×1/W×1/N [摘自《医院建筑设计与设备》、式中: B:需要手术的总床位数(包括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 T:平均住院天数 W:手术室全年工作天数 N:平均每个手术室每日手术次数] 3.手术室设计建设的形状和大小: 手术室里,正中央是长方形的手术台,其两侧是手术医生、护士和手术器械,其头部是麻醉医生、麻醉器械、监视仪器等等。手术台的周围有巡回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所以,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似乎最适合于手术室。最近,为了避免积灰和诱导空调回风口的流向,常常切去四个墙角把手术室做成八角形。 手术室的墙面设置有手术时所必需的设备和器具。如:电源插座、医疗气体终端、读片灯、器械柜、手术计时钟、保温库、保冷库等等。因此,手术室并非越大越好。有报告指出最小必须有3.5m×4.5m,但是随着医疗的进步,麻醉器械、监视仪器、特殊手术器械的引进,我们推荐一般手术室的内径至少要有7~6m×6~5m。 我们抽样对建于1997年的,日本医院的303个手术室进行了统计,发现其平均面积是41.4m2。各类手术室的平均面积是:①洁净手术室(BCR)59.9 m2 ②骨科手术室 42.4 m2 ③心脏手术室 54.0 m2 ④胸部手术室 45.8 m2 ⑤脑外科手术室 46.1 m2 ⑥一般手术室 40.0 m2 ⑦泌尿科手术室 42.6 m2 ⑧妇产科手术室40.8m2 ⑨眼科手术室 36.3 m2 ⑩救诊手术室 31.3 m2 美国建筑家协会·保健设施部会出版的《医院及医疗设施的建筑设计指南》中对手术室的最小面积作了规定:①一般手术室 37.16 m2 ②心血管、脑外科手术室 55.74 m2 ③骨科手术室 55.8 m2④内窥镜下手术室 32.6 m2。在我国也有类似大、中、小三类面积等规定,我们认识考虑到每个医院、手术室的特点,尽可能顾及到不同需要。在日本的千叶县的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无菌手术室(BCR)的面积是75 m2(9.5m×7.9m)。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千叶北总医院的心脏血管外科手术室的面积是88.7 m2(10.2m×8.7m)。 手术部平面设计的类型 1. 流线分离与平面类型 手术室的目的之一是:要求限度的保持接近无菌的清洁环境,减少创伤感染。顾名思义它要求是:尽管不可能达到无菌状态,但是,以手术室为中心的清洁区域与手术部外的非清洁区域之境界线的划分,中间亚清洁带区域的设置,以及如何处理人员和物品的流向或称流线仍然是我们的设计重点。 随着手术室清洁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地被认识,我们发现手术室内病人、医师、护士、工作人员、机器和物品根据治疗、工作的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六种流向:①手术前病人 ②手术后病人 ③手术前工作人员 ④手术后工作人员 ⑤手术前灭菌 ⑥手术后器材。根据这六种流向可以细分成几十种平面类型。今天,我们把最常见的六种平面型介绍给各位。 2. 手术室的平面类型(参见附1) ① 中央清洁型(Central Clean Type):洗完手的医生和护士以及灭菌器材,都从中央清洁侧进入手术室,手术后则从反对侧(外周走道侧)离室。病人的手术室出入则都从外周走道侧进行 ② 中央供应型(Central Supply Type):有升降机或电梯运来的灭菌材料,通过中央厅送入各个手术室。在中央厅里面工作的人员则必须进行洗手和换衣后进入其中。其他的人员包括洗手医生、护士和病人都从外周走道侧进入和离开手术室。使用后的器材则由外周走道侧搬出手术室。 ③ 外周供应型(Side Supply Type) :平面布局大致上与中央供应型几乎相同,只是手术室周围的灭菌器材,洗手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病人的流向正好相反。 ④ 污物回收型(Sanitary Recycle Type):从防止感染的观点出发,使用后的被污染器材、浓盆吸引瓶等的处理被认为最为重要。这样,将使用后的器材和手术室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由外周走道侧送出。其他的任何器材、工作人员、病人等的出入则全部由中央侧进出入。这种平面型我们称之为外周回收型。 ⑤ 单向通过型(One Way Type): 此类型则是,无论是病人,工作人员还是器材的流向都单方向进行,不允许逆向。不允许清洁流向与非清洁流向交差。是最彻底的手术室设计建设方案。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